主办机构:香港美术设计协会、广东省人文美学艺术研究院
承办机构:香港风采出版集团
官方网站:www.hkad.hk
评审机构:香港优设联盟(香港优设大学联盟由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EDC设计机构、香港环亚建筑设计事务所(Hong Kong Huanya Architectural Design)、香港风采出版集团组成,联盟旨在提升成员大学学生的设计水平,并促进联盟设计师的整体专业发展。)

一、参赛对象

       香港当代设计奖是一项由香港美术设计协会主办的大型非牟利设计比赛,赛事面向香港、内地、台湾、澳门四地征集作品。其目的不仅在于发掘与表彰优秀设计师,更希望透过此平台,促进来自不同地区的艺术家、美术工作者及设计师深入交流,共享创新理念,从而提升设计与美术创作的整体水平。

       香港当代设计奖规模宏大,每年均吸引大量参赛者。参赛作品种类丰富,涵盖平面设计、产品设计、视觉艺术、建筑设计等范畴,每件作品均充满创新与独特性。这些作品不仅展现设计师的创新思维与独特视角,亦反映当代社会的文化与价值观。

       比赛评审团由资深设计师及高校教师组成,将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美学价值等准则进行评选。优胜者可获丰厚奖金及广泛媒体曝光,对其职业发展具重要推动作用。

       香港当代设计奖亦致力推动设计教育与社区参与,定期举办讲座及工作坊,让公众了解设计趋势并亲身参与创作过程。同时,比赛与学校及社区组织合作,推广设计教育,培育新一代设计人才。

       总括而言,香港当代设计奖不仅提供展示与奖励优秀设计的平台,更促进各地设计师的交流与学习,推动行业发展。无论您是专业设计师或对设计感兴趣的公众,均可从中汲取宝贵经验与启发。

       香港当代设计奖每年举办两次,分为两个阶段:「香港新锐当代设计奖」与「香港当代设计奖」。两者面向群体与主题各有侧重:「香港新锐当代设计奖」主要面向大学生及高校教师,主题侧重对全球趋势的思考;「香港当代设计奖」则面向所有艺术与设计从业者或学习者,主题偏向实用性与实践性。

  • 高校师生:欢迎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参与。只要对设计充满热忱,均可一试身手。此为绝佳机会,将课堂所学理论付诸实践,并透过与各地设计师交流,拓展视野、提升能力。
  • 专业设计师:企业或设计公司的设计人员亦是重要参赛对象。比赛让您展示才华,同时汲取创新灵感与理念,提升企业设计水平与竞争力。
  • 艺术爱好者:诚邀各类设计爱好者参加。无论是否具专业背景,只要热爱设计,均可借此平台展现创新思维与设计才华,并从中学习与进步。

二、赛事介绍

     

* * * 主题设计——万象东方 * * *

      东方,是博大精深的文化母体,亦是跨越时空的审美共鸣。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下,我们立足香港——这座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国际都会,重新审视「东方」的内涵。它不再是静止的历史符号,而是充满生命力、持续演进的「万象」图景。

       「万象东方」旨在邀请全球设计师,以敏锐洞察力与创造力,探索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我们期待的不是对传统元素的简单复制,而是对其精神内核的深度解码与再创造。

  • 「万象」:寓意包罗万有、生生不息。既是自然界的「物象」(山水、花鸟、风云),亦是人类社会的「事象」(生活、礼仪、哲思),更是时代的「景象」(科技、都市、多元文化),代表动态、包容与无限可能。
  • 「东方」:核心源于中国乃至亚洲的哲学观、美学观与生活方式,如「道法自然」的和谐观、「留白」的意境美学、「匠心」的造物精神,以及「和而不同」的包容智慧。

       「万象东方」即以东方精神为魂,以当代万象为形,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创造性对话。

主题一:虚实相生
       文化内核:源自中国山水画的「计白当黑」与道家「有无相生」哲学,探讨虚拟与实体、数字与物理、内容与留白之间的动态关系。

       设计方向:如何以「意境」而非「实物」为设计对象?如何以数字语言表达东方的空灵、气韵与流动感?

  • 新媒体设计(不限方向):创造可游、可居的数字化东方意境空间。

  • 空间设计(展览设计/照明设计):运用光影、镜面与稀疏物象,引导观众在行走中自行「补全」画面,体会虚实相生之妙趣。

  • AIGC综合应用:训练AI理解中国古典意象,生成一系列非纯抽象亦非纯写实的动态视觉艺术作品,探索「意到笔不到」的AI美学。

主题二:字里乾坤
       文化内核:汉字不仅是符号,更是承载哲学、美学与生活智慧的视觉图形系统。从甲骨文的象形至书法的气韵,其本身即为设计宝库。

       设计方向:如何超越「字体设计」范畴,将汉字的结构、笔触、意涵转化为全新视觉语言或产品功能?

  • 平面视觉(字体设计/图形纹样设计):解构汉字,将其转化为具东方韵律的现代纹样或动态图形系统。

  • 产品设计(文创设计):以汉字间架结构为灵感设计产品,于功能与形态中体现「平衡」、「支撑」与「留白」智慧。

  • 美术创作(装置/雕塑):创作结合汉字与材料的装置作品,探讨文字在空间中的物质性与精神性。

主题三:物尽其用
       文化内核:源于「惜物」生活哲学与「道法自然」生态观,反对过度消费,强调物品的持久性、可修复性及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设计方向:如何将传统可持续智慧(如修复、模块化、天然材料应用)与前沿科技结合,为未来都市生活提出创新方案?

  • 产品设计(不限方向)

  • 空间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为高密度城市(如香港)的微型居住空间,设计能随四季与生活方式灵活调整的「会呼吸」室内生态系统。

  • 平面视觉(信息可视化设计):以水墨动画或交互图表可视化城市能源、物资流动数据,优雅揭示资源循环脉络,倡导可持续生活。

主题四:市井烟火
       文化内核:聚焦粤语区独特的都市文化与市井生活。茶餐厅的效率、霓虹灯的绚烂、粤语俚语的生动,这些「烟火气」是「万象东方」中极具活力的现代篇章。

       设计方向:如何将寻常市井文化提升为具国际辨识度的美学符号,并保留其鲜活生命力?

  • 平面视觉(插画设计/摄影):以系列插画或摄影重构粤语区生活场景,透过超现实或波普手法,展现文化冲突与融合。

  • 平面视觉(包装设计/海报招贴设计):为传统岭南文化设计一套兼具复古情怀与潮流感的视觉作品。

主题五:礼仪新风
       文化内核:东方社会注重「礼」,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怀与秩序感。在数字社交为主流的今天,如何重新定义「礼仪」?

       设计挑战:如何透过设计改善数字交流中的冷漠与误解,营造更具温度、分寸感与仪式感的互动体验?

  • AIGC综合应用

  • 美术创作(不限方向)

主题六:未完成之美
文化内核:借鉴中国艺术中「写意」重于「工笔」的理念。美存在于生长、磨损与变化的过程中。

设计方向:如何设计一件「活」的作品,其价值不在于最终完美形态,而在于与用户/环境互动中产生的独特痕迹与演变?

  • 美术创作(陶艺/装置)

  • 平面视觉(书籍设计/UI/UX设计)

  • 新媒体设计(短视频)

自由设计
        自由设计类别为参赛者提供无限可能的创作平台。参赛者可选择任何主题、媒介、技术或概念,尽情展现个人创意、洞察力与设计能力。此类别鼓励突破常规、跨界融合与前瞻思维,旨在探索设计与艺术的新边界。

三、投稿分类

1. 设计方向与类别(主题类、自由类)

a) 平面视觉
包装设计、书刊设计、VI品牌设计、海报招贴设计、摄影设计、UI/UX设计、图形纹样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设计、插画设计

b) 空间设计
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展览设计、舞台设计、照明设计

c) 产品设计
服装设计、首饰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玩具设计、可穿戴设备设计、文创设计

d) 美术创作
油画、版画、陶艺、装置、书法、雕塑、水彩画、素描

e) 新媒体设计
短视频、微电影、动画、交互设计、游戏设计、VR/AR设计

f) AIGC应用:AIGC综合应用

2. 评分准则

  • 对文化遗产数字化表现的理解与诠释(25%)

  • 创新性与原创性(20%)

  • 设计表现力与视觉吸引力(20%)

  • 功能性与实用性(15%)

  • 文化传播与教育价值(10%)

  • 技术应用水平(10%)

作品提交要求
提交要求适用于主题类与自由类作品。

  • 设计说明:请直接于报名表内填写。

  • 平面类/3D渲染图:JPG格式,解像度300dpi,RGB模式,单次上传最多5张图片。若图片过多,请自行排版后以展板形式上传(展板形式不限)。

  • 视频类:MP4格式,解像度1920×1080,码率2000kbps,编码H.264。

  • VR/AR项目:提供可运行程式文件及操作说明文档。

  • AIGC项目:提供生成结果(JPG格式,最多5张),并于报名表内填写使用模型与参数说明。

  • 源文件:所有设计稿无需提交源文件。

四、赛制介绍

* * *初赛入围* * *

赛事分为初赛及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中,命题组别的入围率约为45%,自由组别的入围率则约为40%。

初赛设有入围及晋级两种资格。作品获得入围资格后,参加者可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参加决赛评比;而获得晋级资格的作品,则可直接参加决赛评比。

初赛入围
级别命题类入围率自由类入围率奖品
入围45%40%电子入围证明
晋级5%3%电子入围证明

 

* * *决赛* * *

决赛的综合获奖率约为40%。入围作品申请进入决赛阶段后,若最终未能获奖,组委会将发放入围决赛资格电子证书(参与奖),以示鼓励。

命题类奖项

奖项

数量

奖金

奖品

金奖

10 件

HK $5000

电子获奖证书

银奖

10 件+15%

前十名 HK $3000

电子获奖证书

铜奖

15 %

 

电子获奖证书

优秀奖

10 %

 

电子获奖证书


自由类奖项

奖项

数量

奖金

奖品

金奖

10 件

HK $1000

电子获奖证书

银奖

15%

 

电子获奖证书

铜奖

15%

 

电子获奖证书

优秀奖

10%

 

电子获奖证书


荣誉类奖项

奖项

评定标准

奖品

优秀设计师

获奖名额并未设限,将根据作品的获奖等级以及对主题的理解程度进行评定。

电子获奖证书

优秀指导奖

获奖名额并未设限,将根据作品的获奖等级以及对主题的理解程度进行评定。

电子获奖证书


* * *
关于电子证书* * *

       为响应全球环保倡议,减少纸质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压力,组委会决定在此次赛事中采用电子版获奖证书。虽然电子版获奖证书未能亲手触摸,但其所代表的荣誉及意义丝毫不减,电子版证书与纸质版证书完全相同。

       若您有证书收藏的需求,我们提供纸质版证书的申领服务。纸质版证书的定制工本费由组委会承担。若您有证书收藏需求,可前往协会凭电子版证书申领纸质版证书。

五、参赛费用

* * * 初赛 * * *

        初赛毋须缴纳参赛费用。初赛评级入围后,参加者可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参与决赛。

* * * 决赛 * * *

        入围决赛的作品,参赛费为90 HKD/件作品(非会员),70 HKD/件作品(会员)。(如果初赛入围级别为「晋级」,则无需缴纳决赛参赛费,可直接申请参加决赛。)

        凡是报名的参赛选手,在此次赛事报名结束后,非会员报名将不再安排退款,赛事报名结束前可与组委会联系退款退赛。

        本协会会员在公布获奖后,如果未获奖,我们会联系会员退还40 HKD/件作品的费用,10 HKD作为协会会费缴纳。

六、在线投稿

此次赛事采用在线投稿方式,报名与上传作品需同步完成。当您准备好作品后,请于下方开始报名。

七、时间规划

  • 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25日。
  • 初赛结果公布:2025年12月1日。
  • 决赛报名:2025年12月1日至12月10日。
  • 决赛颁奖:2025年12月15日。

八、联系我们

  • 地址:FLAT B5 1/F MANNING IND. BUILDING 116-118 HOW MING ST KWUN TONG KL

  • 电话:+852 2853-2566

  • EMAIL:hkad@hka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