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香港文創基地,南豐紗廠不僅持續挖掘自身的歷史內涵,也與更多單位進行不同研究計畫映照當代,例如 CHAT 六廠 (Centre for Heritage, Arts and Textile) 紡織文化藝術館,作為香港首個以及唯一專注於紡織文化遺產傳承的藝術機構,CHAT 透過策劃多元項目,連結當代藝術設計,向紡織業於過去推動香港社會及經濟進步的貢獻致敬,同時也挑戰大眾對紡織的傳統想法,積極與觀眾對話。

從個人看大時代的榮華縮影

今年四月底,CHAT六廠推出《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獻給潘迪華》的全新夏季展覽,獻給這位無論在樂壇、演藝界、藝術界均舉足輕重,作品屢創先河的跨文化藝術家。這次展覽由策展團隊與潘迪華女士緊密溝通和共同策劃,透過照片、服裝、唱片、新聞剪報、文獻及私人物品等等,一同探索藝界人生及演藝生涯中的每一個重要階段,同時亦展出新委託的當代藝術作品,以現代視野重塑潘迪華這位一代明星的風彩。

「我們要如何以那種靈活、優雅、柔韌的姿態,駕馭現實的處境,自律自愛,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期待這場豐富多元的展覽能為大家帶來廣泛的思考、內省和對話。」—— 《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獻給潘迪華》聯合策展人王慰慰、李勺言。

大型懸掛海報形成時光隧道

一進入南豐紗廠,參觀者將率先透過紗廠坊懸浮於半空的巨大的光柵肖像裝置開始,一睹潘迪華女士多個不同階段的身影,從青澀少女蛻變成風情萬千大明星,也從舞台上發光發亮的表演者轉型成為原創音樂劇的製作人。

二樓CHAT六廠展覽空間,記錄著自60 年代黃金時代開始,潘迪華職業生涯巔峰時期的肖像照片,包括由她籌劃的香港第一部本土華語音樂劇,《白孃孃》(1972)更是兩大香港名師顧嘉煇和黃霑的首次合作。

最特別是一系列照片將潘迪華活躍的跨國歷程記錄下來,藉以描繪出當時她在娛樂和旅遊文化中擔當的角色,包括她前往曼谷、特拉維夫、金邊、新加坡、哥倫坡、貝魯特、鹿特丹、檀香山、台北和西柏林等地的演出以及出席香港旅遊發展協會舉辦的多個國際演出活動,為香港作海外宣傳。

回顧以外,加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詮釋

而這次展覽也超越回顧意圖,試圖透過當代藝術的介入和詮釋,注入新觀點與活力。包括聯手藝術家 鄭得恩 一起打造展覽體驗,以大型影像裝置重現1972年潘迪華一手籌畫並親自演出的《白孃孃》中的角色──白蛇,而該音樂劇的原製作檔案資料與劇中歌曲的新混音版本亦將並列展出。

此外,未曾曝光的錄像片段也將貫穿展覽,片段由陳頌騏經年攝錄,透過這些特寫,生動地展示這位明星其事業與生活的多重面向,以及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一面。潘迪華的音樂創意和服裝,在她那個時代對觀眾來說是劃時代的,而如今CHAT六廠也嘗試以一個新穎又帶點叛逆的方式向觀眾呈現不一樣的文化傳承。

獨一無二的香港演藝地位

潘迪華早在五十年代後期就將香港的音樂文化推展到國際舞台,她在早期的音樂和娛樂工業具有國際影響力,也是首位採用「中曲西詞」的香港歌手。

在展覽籌劃過程中,潘迪華亦不忘與新世代對話,給 CHAT 六廠策展團隊巨大的支持和鼓勵:「30歲的年青人與我特別有緣份,他們與我總是相識在他們的黃金歲月。策展團隊和CHAT六廠的觀眾們大部分都是年青人。希望你們不要存在偏見,認為老年人是古董、老土。古代的音樂、文學,戲劇、美術都是美好的教育和修為的文化,但難以學習。可從中取經,令大家都有機緣找到創新途徑。」

《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獻給潘迪華》
日期: 2023年6月10日 至2023年10月23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7時(逢星期二休息)
地點:香港荃灣白田壩街45號南豐紗廠CHAT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