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隈研吾與 Karimoku Furniture 攜手,在東京虎之門與銀座推出 2 棵富有深遠意義的聖誕樹:「KOMOREBI」與「KIGUMI」。這不僅僅是 2 個節日裝置,它們更是永續設計的真實實踐,將傳統的聖誕裝飾轉化為具有深意和環保精神的慶祝活動,顛覆了人們對聖誕裝飾的傳統印象!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he Tokyo EDITION, Toranomon(@toranomonedition)分享的貼文

兩座城市,兩種木的敘事

01 虎之門:森林光影中的「KOMOREBI」

東京 EDITION 虎之門(The Tokyo Edition, Toranomon)是一個年輕且不斷變化的區域,隈研吾在這裡設計的聖誕樹「陽光透過樹」,彷彿是明亮森林的縮影。設計靈感來自於森林中陽光穿透樹葉的景象,並在高挑的大廳空間中營造出如同光影交錯的樹林氛圍。

隈研吾跨界設計聖誕樹


圖片來源/EDITION Hotels

隈研吾跨界設計聖誕樹


圖片來源/EDITION Hotels

為了最大程度減少木材浪費,隈研吾特別選用了常被忽視的小直徑或彎曲的木材,將其製作成圓形零件。這棵聖誕樹使用了橡木、森胡木、胡桃木與日本楓木等多種木材,展覽將於 11/20 至 12/26 在東京虎之門 31 樓大廳酒吧舉行。每個木製單元都承載著森林的生命脈動,傳遞著資源再生的深刻意涵。

隈研吾跨界設計聖誕樹


圖片來源/EDITION Hotels

隈研吾跨界設計聖誕樹


圖片來源/EDITION Hotels

02 銀座:編織文化的「KIGUMI」

銀座這座融合了世界尖端與日本傳統文化的城市,成為了「KIGUMI」聖誕樹的理想舞台。這棵由樹枝編織而成的聖誕樹,猶如精緻的珠寶藝術品。為了呼應「編織」主題和如珠寶盒般的大廳空間,設計師使用了銀色與古銅色的金屬漆來突顯每種木材的獨特質感。

隈研吾跨界設計聖誕樹


圖片來源/EDITION Hotels

使用的木材包括橡木、森火、胡桃木、日本楓木等,展覽將於 11/19 至 12/25 在東京銀座1樓大廳酒吧展出。每一個木製單元不僅是藝術作品,也在每一個細節中訴說著城市與自然的美學交融。

隈研吾跨界設計聖誕樹


圖片來源/EDITION Hotels

隈研吾跨界設計聖誕樹


圖片來源/EDITION Hotels

從聖誕樹到家具的循環

展覽結束後,這兩棵聖誕樹將被轉化為由隈研吾設計、Karimoku Furniture製作的桌子,這不僅是設計的延續,也是生命的延展。「KOMOREBI TABLE」將於 12/5 開始銷售,並設有特別版傑作拍賣,「KIGUMI DESK」也將於同日發售。部分家具銷售收入將捐贈給 Make-A-Wish 志工組織,幫助患有不治之症的兒童實現夢想。

隈研吾跨界設計聖誕樹


圖片來源/EDITION Hotels

隈研吾跨界設計聖誕樹


圖片來源/EDITION Hotels

隈研吾表示:「我們設計聖誕樹時,將它視為一件建築。這棵樹本身有自己的組裝故事,即使完成後,它也會永遠存在。」這句話表達了設計的核心——不僅是創造物件,更是賦予它生命與意義。

Karimoku Furniture 董事會成員加藤英一郎補充道:「我們所使用的木材來自各地經過多年精心培育的樹木。在處理這些木材時,我們需要創造出適合其年齡且能長期使用的產品。」這是對木材的尊重,也是對自然的致敬。

聖誕樹背後的藝術與工藝

本次項目由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負責設計,Karimoku Furniture 負責製作,並獲得岡崎木工的技術合作以及 TOKI CORPORATION 的照明支持。這不僅是一個聖誕裝置,它更是一次跨越設計、工藝和永續的深刻對話。

隈研吾跨界設計聖誕樹


圖片來源/EDITION Hotels

該項目邀請我們重新思考日常物品的生命週期,並反思設計如何成為連接自然、文化與人性的橋樑。在這個消費主義氾濫的時代,隈研吾用木材重新定義了聖誕節的美學,向我們展示了永續並非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觸手可及的生活藝術。

銀座:木組(KIGUMI)
展期:11/19 – 12/25
地點:東京 EDITION 銀座一樓
地址:東京都中央區銀座 2-8-13
售價:
KIGUMI DESK:22 萬日圓
大師級作品起拍價:88 萬日圓

虎之門:木漏日(KOMOREBI)
展期:11/20 – 12/26
地點:東京 EDITION 虎之門 31 樓
地址:東京都港區虎之門 4-1-1
售價:
KOMOREBI TABLE:28.6 萬日圓
大師級作品起拍價:114.4 萬日圓
官網:https://www.editionhotels.com/tokyo-toranomon/festive/

只要是做創意相關工作的,肯定都有一個點子墳墓吧?在團隊內部討論被殺掉的點子、被客戶殺掉的點子、考量預算跟執行限制被殺掉的點子、還沒提出來就自我審核在腦中被殺掉的點子,但你有想過把它們從墳墓中挖掘出來,鼓起勇氣問你的夥伴——這點子還有救嗎?

最近對這個念頭有了新的體悟,是源自一場創意交流活動。如果大家有看我上一期的分享〈在大亂鬥中野蠻生長的創意人〉,有提到除了聯合多間公司一起舉辦、給年輕創意人交流的創意集訓「青春合宿」,我們還會在 10 月舉辦一場「創意閃電約會」,那麼…這場號稱給「中生代創意人」的創意約會到底有沒有約成呢?

那當然!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我們過往多半是邀請獨立創意代理商、或是不同屬性的中小型創意團隊一起交流,畢竟總要先從本來就熟悉的團隊開始邀約嘛,這次則是終於做到了之前一直很想做、但因為害羞而沒能達成的任務——邀請到 4A 廣告公司的創意人一起進行拳拳到肉的對決。

這次「創意閃電約會」究竟有多殘酷呢?

有看《黑白大廚》的,應該最有印象的賽制就是「無限豆腐地獄」吧?我們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決定挑戰「無限創意地獄」賽制:9 間公司、總共 20 位各團隊的創意總監、資深創意人,在 3 小時內不斷打散重新組隊,每 40 分鐘發想就要針對同一個題目「網路霸凌」上台提案。每輪都有 5 組、共 3 輪的賽制。也就是說,我們所有人要針對同一個題目想出總共 15 個完全不重複的點子!

其實我自己也是第一次嘗試跟有完整 4A 體系訓練的創意人一起發想、一起提案,同時還有製作公司、設計公司等超多元的隊友組成,而上一輪的對手,下一輪馬上變成隊友。本來擔心這個賽制會不會太逼人,但到了第二輪就感受到這個賽制的精妙,所有人遇到新隊友後,立刻掏出上一輪被淘汰掉的點子或是切入角度,看看跟不同人組合是不是能讓這些點子復活。而這也是我這次最大的學習——

在我眼中沒救了的點子,說不定關鍵的復活道具就在擁有不同思考模式、不同背景的隊友手中!

以這次的題目「網路霸凌」來說,我們想到從遊戲中的網路霸凌切入:大家都覺得遊戲是虛擬的,但其實遊戲裡的霸凌言論攻擊是真實讓人受傷的。而往下就有「讓加害者知道自己不該這樣」以及「讓受害者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兩條不同路線可以發展。第一輪我的組別選擇的創意路線是透過巧妙的反轉,讓真相揭曉時大家才知道被玩家攻擊的魔王背後是由被網路霸凌過的真人扮演。第二輪我就帶著前面討論過的想法,跟新的組員一起討論「如何讓霸凌受害者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如何尋求協助」。而大家聽完每個組別上一輪的點子,其實也都會去思考對方的點子如果自己來修改的話,可能會往哪些方向調整。

創意閃電約會創意案例

創意閃電約會創意案例

圖片來源/陳思傑

到了最後一輪,大家其實已經都在精神崩潰邊緣(三小時超高強度的創意發想,而且真的競爭意識會讓大家腎上腺素暴增…),但因為前面兩輪每個人都累積太多手牌,所以我們這組超快就確立了點子方向,也根據前兩輪的經驗調整提案的方式,很開心終於在最後一輪拿到最多票數,這完全就是不斷堆疊點子屍體、又不斷讓點子復活後的成果。

在三小時內想出的 15 個點子,每個都有獨特的切入角度跟解題方式:有翻轉遊戲打魔王副本的 Text Damage、胖虎行為研究社、透過 AI 讓人看見自己霸凌別人的模樣、Typing 即地獄實境秀、用當紅短影音格式把網路霸凌言語影像化的 Reel Bully Reels、讓懺悔具象化的「如果我沒說」活動、把 IKEA 門市場景變成霸凌現場、由 LINE 發動的 Speak Out Stickers 計畫、透過互動式沉浸體驗網站讓人感受霸凌、一樣是在 IKEA 場景但抓到另一個霸凌受害者精準行為洞察的「痂,一直都在」、與政府單位合作的反霸凌百寶袋、結合現場喜劇演出的「這不就是個玩笑話?」、像 Spotify 年度回顧的「你的霸凌年度回顧」、隨時趕到網路霸凌現場的逆行者聯盟、讓人思考為什麼看見虐待動物與看見人被霸凌會有不同反應……,由於後續我們真的可能會執行其中的點子,就先不爆雷點子細節內容了,但聽各組提案的過程完全目瞪口呆,不斷在心中吶喊「竟然還有這招?!」

創意閃電約會創意案例

創意閃電約會創意案例「痂,一直都在」

圖片來源/陳思傑

創意閃電約會創意案例

創意閃電約會創意案例

圖片來源/陳思傑

感謝來自法樂數位、李奧貝納、RE:LAB、一途創意、好奇心創意、ROCK YU、學而數位、就曰設計、轉轉影像、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的創意人,每個參與者都會讓我重新思考「這個點子真的沒機會了嗎?」而這樣的熱血也希望我能帶回原本的團隊,不要放棄啊啊啊!不管覺得荒謬、覺得無法執行、覺得一定會被客戶打槍,一起對點子們進行心肺復甦術吧!!!

創意閃電約會合照

創意閃電約會合照

圖片來源/陳思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