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的电影盛事「台北电影节」,即将在 6 月下旬正式揭幕。

25 年来,台北电影节持续透过影展、单元企划、工作坊等多样活动,拉近电影工作者、电影产业以及观众之间的距离,并颁发同名奖项「台北电影奖」,对优秀电影作品与电影工作者予以肯定。在一系列奖项中,又以「卓越贡献奖」表彰终身为台湾电影产业贡献的重要人士。

2023 年,台北电影节的咨询委员们在评选时全数通过,将此奖颁发给资深剧照师刘振祥。从台湾新电影时期的侯孝贤《恋恋风尘》、杨德昌《恐怖份子》,直到近年钟孟宏《阳光普照》、《瀑布》等多部长片,其电影剧照都是出自于刘振祥之手。

他定格了无数经典画面,也记录且见证了台湾新电影的发生,由刘振祥所拍摄的一帧帧照片,最终凝聚成台湾电影产业的时代缩影。

∷ Podcast「设计关键字」by Shopping Design
☊ 点此收听 ⧸ 专访 台北电影节卓越贡献奖得主 剧照师刘振祥

以「新剧照」侧拍「新电影」,定格《恋恋风尘》的经典一瞬

1986 年,由侯孝贤导演的《恋恋风尘》开拍,这同时也是刘振祥首次担任剧照师,原先从事即时摄影的他,在摄影师好友陈怀恩的引荐下加入剧组,从此一头栽进剧照的世界。

当时,正逢新电影起步,刘振祥笑着说,「那个年代有趣的地方便在于: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原先都不是电影圈的人,尤其是《恋恋风尘》,包括我在内,剧组里有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与电影拍摄。」

尽管是作为剧照师的初试啼声,刘振祥却为《恋恋风尘》拍下了台湾影史上最经典、最广为流传的剧照之一——男女主角沿着铁轨漫步的正面画面。谈起当时的拍摄思维,刘振祥认为,剧照塑造了观众对于一部作品的第一印象,剧照有自己的叙事逻辑,是独立于电影之外的画面,因此,剧照师必须先消化剧情内容,并考量行销层面来进行创作。

循着这样的脉络,刘振祥也将剧照师的职责进行了延伸与再诠释。有别于传统的剧照师,刘振祥的镜头不仅聚焦於戏中人物,也围绕着身边的工作人员,他从观景窗里,观察著新电影日日夜夜的拍摄过程,为这波浪潮留下了珍贵的侧拍记录。

除此之外,刘振祥更将剧照视角扩大到戏外,有些时候,他所拍摄的其实是故事之外的故事,刘振祥留心捕捉演员们的自然互动,甚至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百态,尽管这些画面并非原生于电影架构,但其中的意象却更加贴合故事氛围,也因此被导演侯孝贤选用为官方剧照之一。

记录躁动的时代光影,与电影圈的暂别及重逢

在拍摄完《恋恋风尘》后,刘振祥暂别电影圈,进入新闻领域担任摄影记者,当时的台湾在政治方面,正处于剧烈变化的阶段,刘振祥也因此在第一线记录了解严前后的社会脉动,留下许多历史性的重要画面,以及躁动的时代剪影。

隔年,刘振祥开始与云门舞集合作,期间也为顶尖舞者罗曼菲定格其优美的舞蹈身影,他提及,当时的摄影器材仍以底片为主,且须手动对焦,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捕捉舞者极富动态性的肢体动作,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不仅考验相机操作技术与底片相关概念,摄影师也必须精准掌握舞者的动作变化,才能得出好的成像。

而后,刘振祥在一次广告拍摄中与导演钟孟宏共事,在这样的契机下,两人展开了至今多年的合作,刘振祥因此也重新投入电影剧照的领域。从 2008 年钟孟宏的首部剧情长片《停车》为起点,直到近年的《阳光普照》、《瀑布》等获奖作品,钟孟宏都指定刘振祥作为剧照师进行拍摄。

「我找你来,不是要你拍我电影里面本来就有的,我要你拍的,是我电影里面原先没有的。」——导演 钟孟宏

导演钟孟宏曾这么对刘振祥说道,而这段对话,也反映了两人的合作模式——导演借由剧本与分镜铺陈影像,再透过摄影机进行电影叙事,而剧照师必须从平面照片去重新诠释、诉说电影里的故事,两者在过程中相互独立,却又相辅相成。

「钟孟宏导演希望我用自己的角度,重新看待他的电影。我想,我们可以合作那么久的原因,是在于他并不知道我这次会拍到什么样的画面。」——剧照师 刘振祥

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凝视影像里的时代意义

回顾至今近 40 年的创作轨迹,刘振祥在剧照师、摄影记者、摄影师等角色间轮转,但无论是其中哪个身分,他都认为,自己能做的便是专注于眼前所见,为值得留存的那些瞬间按下快门。就好比他曾为吴念真、侯孝贤、杨德昌、朱天文、詹宏志、陈国富等人创立的「电影合作社」,留下一帧难得的合照,时至今日,若谈起台湾新电影浪潮,仍属这张合照最具代表性。

刘振祥谦虚地说,他所做的,只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周遭的人事物留下影像。也许,拍摄当下并不知道自己正见证著某个重要事件的发生,直到多年后回望按下快门的那瞬间,影像之中的影响力与时代性竟远超过自己原先所想像。

也正是凭借著这些具时代意义与代表性的精彩作品,刘振祥荣获了第 25 届台北电影节的卓越贡献奖。他坦言,目前国内外的电影奖,尚未出现为剧照师设立的奖项内容,而剧照师在片场的处境也相对艰难,剧组的脚步不会为了剧照的拍摄而停留,剧照师必须自行想方设法,捕捉转瞬即逝的重点画面,因此,他也格外感谢台北电影节,肯定了剧照师的专业与价值。

刘振祥形容,剧照师就像个静静等待、伺机而动的观察者。当平面照片是你唯一能使用的沟通语言、当你只能透过一张剧照说故事,就必须更透彻地理解剧本、掌握环境、观察人物,等待适当的拍摄时机到来。观景窗里的一瞬间,不仅型塑了后续观众对电影的第一印象与想像空间,也为电影创造了记忆节点,最终,成为令人回味的永恒经典。

然而,除了造就经典之外,刘振祥作为剧照师、摄影记者、摄影师等角色,他的作品中还蕴藏了某种更为重要的当代价值——真实。

在 AI 发展愈趋进步、社群普及而导致假讯息横行的今日,眼见不再为凭,真与假、虚与实的界线日渐模糊,身为摄影工作者,该何以自处、又如何处世?刘振祥以近 40 年的光阴,给出属于他个人的答案:真实,是悉心观察环境与人物的互动性,是曾经见证、参与的时代脉动,是无数身影的转瞬定格,是不容退让的坚持与执著。

摄影作品不仅反映出摄影师如何观看、理解世界,更将进而影响观看者的解读与认知,因此,摄影工作者之于社会大众的重要性便在此不言而喻。他们所做的,并不只有捕捉影像,更为重要的是捕捉真实,而对于「真实」的定义与诠释,也仍等待着这世代的剧照师、摄影师,乃至于观看一帧帧影像的你我,细细思考、深深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