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后疫情时代,国境之门纷纷开放,我们终于得以从熟悉又陌生异国文化碰撞中,深掘有别以往的新奇火花。由 ADA 亚洲设计联盟发起、致力于使设计教育多元化的「ISDW 台日韩国际学生设计研习营」,今年便恢复实体工作坊,让台湾、日本及韩国的莘莘学子们,于七天六夜的丰富行程中,从设计到生活,一起学习、交流和成长。

此回由 CIDA 中华民国工业设计协会筹划的研习营,特别选址于基隆,以「reFREEDOM」为题,审视疫情后的事过境迁,在海与山的环绕下重新拥抱自由,并透过不同地域背景、视角的彼此切磋,回归设计本质,共同思考该以何种面貌迎向未来。

已举办超过 20 年!跨国交流带来崭新学习体验

ADA 亚洲设计联盟由台、日、韩三国工业设计协会共同组成,自 1995 年开始汇聚各国设计爱好者展开交流,并希冀给予学生们更多资源及国际化视野,因而推动 ISDW 台日韩国际学生设计研习营,每年由 3 国轮流主办,至今已进行超过 20 年。

ISDW 台日韩国际学生设计研习营每年限额 3 国各 20 名学生,并非报名即录取,以台湾为例,学生须通过书面审查、英文面试后才有机会参与,研习营全程也必须使用英文沟通,引领新一代跳脱舒适圈。不少曾参与过的潜力新秀已跃然成为业界佼佼者,透由年年的传承和迈进,为设计教育展开有别日常、跳脱枯燥乏味的学习体验。

前几年碰上疫情时,研习营一度取消,而后改为线上进行,不过快速发展的科技虽然便利,却仍难以取代实体的温度,如今再度于线下举办,相较疫情前的现场,有着更多感动和深度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距离上次实体研习营已是 2019 年,彼时亦是在台湾举办,这回选址于基隆,是中华民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张汉宁的现居地,协会平时也常与当地品牌合作,透过设计为城市带来崭新风貌。能够透过本次活动让不同国家的人们看见基隆之美,张汉宁感到非常荣幸,加上基隆市政府、在地店家的积极协助,带给参与者更完整、富含底蕴的参访过程,「大家总说基隆是雨都,但换个角度思考,这里是能看见最多彩虹的地方呢。」他笑着说道。

从两大角度切入,深度走访城市并打开国际观

到访台日韩国际学生设计研习营现场时,已是活动最后一日,甫走进饭店大厅,便看见各组小队正积极讨论著,也许是年轻活力使然,有别于初识的生涩,整体交流得相当认真且热情,「语言是他们见面时最大的挑战,但随着关系越来越亲近,他们很快就不再害怕开口,甚至主动互相帮忙!」担纲本次研习营的总导师曾俊儒分享。

为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拥有异国同侪交流的机会,小队成员、住宿分配皆会打散,避免安排过多相同国籍的学生。而在活动首几日,大家也走访了基隆不同景点,从东岸参观到西岸,以「绿能交通」、「全龄友善」为切角,透过亲身观察、挖掘细节,思索能够为城市带来哪些优化设计,像是有日本学生就发现,行经某些路口时需要自行按红绿灯切换键,但按钮位置较为隐密、不容易找到;或者基隆有条特别的市内运河,他们也会试着思考如何加以善用。

远赴而来带领日、韩学生教师群,亦在探索基隆的过程中,发现了台湾不同于过往的面貌,「比起之前的印象,感觉台湾现在整体设计质感提升许多,比如招牌、公共区域的指示等等;同时发现有许多让身障人士更加便利的设计,这部分让我格外惊艳!」韩国教师李东映也笑言,在当地品尝台湾美食,特别是基隆庙口如此丰富的食物种类,吃起来更加美味且深刻,「学生们晚上也会主动想外出晃晃,感受与白天不同的城市氛围。」

日本教师井上雅弘则期盼透过过程中各种层面的互动,活络该国学生思维,「日本比较少人有出国当交换学生、留在国外工作的想法,像我在名古屋教书,当地人无论读书或工作,都习惯留在日本。」以学识与有趣兼具的台日韩国际学生设计研习营作为媒介,不仅提升日本学生学习英文的动力,亦让他们在交流中突破本身较含蓄的个性,勇于展现自我,从而加深国际观,「此外,实地探访也是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过程中学生接收到冲击后,反而更能激发潜力,做出更好的作品。」他说道。

疫情后的设计趋势,将走向何处?

本次台日韩国际学生设计研习营恢复实体举行,不仅让学生相互分享观点,三国工业设计协会的理事长也是首度碰面,「疫情间各国代表都更换了,这次活动就宛如网友见面,更直觉地讨论彼此国家这几年的改变,以及设计趋势和产业脉动的变化。」

张汉宁观察,疫情加速了各方面的数位化,加上 AI 人工智慧渐渐普及,设计领域也导入不少相关运用,「这次研习营在经济部工业局支持下,也首次导入AI绘图软体课程,希望让学生跟上时代发展,运用全新媒介创造更多可能。」他也发觉,近来设计产业产生了结构性的改变,「界线划分不再那么仔细了,更多的是将设计融入概念思考,将 Design Thinking 套入生活。」举凡店家整体氛围、仪式感呈现,都与设计息息相关,不再只是单纯为了「制造」而服务。

而韩国工业设计协会(kaid)理事长韩京夏是初次访台,与原先对华人生活的印象不同,她下飞机的那刻便直呼「台湾好干净!」也认为基隆建筑多半以深色系为主,使城市散发着格外沉稳的氛围。来到现场见证学生们的努力,她感到格外宽慰的同时,也对台湾公家单位对软实力的重视惊叹不已,「看见基隆市政府给予很多支持,让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我们后面压力就大了呢,哈哈!」理事长表示,即便韩国每年毕业于设计系的学生人数是日本的 10 倍,韩国设计文化也十分新潮,然而政府给予设计领域的资源相当有限,「设计师得靠自己想办法囉,所以看到台湾这样我们很羡慕呢。」

与台湾有着深切连结的日本工业设计协会(JIDA)理事长太刀川英辅,则因太太是台湾人的缘故,时常往返两地之间,宛如第二个家般温暖而自在,「这是我第二次来基隆,这里和我的家乡横滨一样都是港口城市,有种熟悉的感觉。」此回研习营谈及的永续,也是他近年强调的设计反思及趋势走向,「特别是以生物性角度来看,在气候逐年变迁的地球上,往后我们该以什么形式继续生活?这些变化的形式也都会反映在建筑、穿着、日常用品上。」作为设计师的角色,这是你我必须主动思考、关切的议题。

有鉴于此,太刀川英辅也推出以生物演化角度看待设计的新书《进化思考:引导创造力的「变异与选择」》,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而除了综观未来进行设计、期盼以设计解决问题,他亦倡导应回归设计前的省思,「我们是为了什么而设计?设计的目的究竟有哪些?回到本质上去思考,才能洞察并带来对社会有助益的设计。」

台日韩国际学生设计研习营疫情后的首次交流,在新一代年轻学子的活水注入,以及三国工业设计领头羊的分享下圆满落幕。透由不同国度的观点切磋,在满载的欢笑声与丰厚收获中,为期待用设计改变生活的每个参与者,增加不少面对未来的信心 ── 炎炎盛夏里,伴随飞鸟与蝉鸣,在能轻易望见海的基隆一方,他们共度了难忘的暑期尾声,这是终点,也是起点。

采访・撰文/洪采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