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香港不再是特区?」 观察亚洲艺术产业将要因应的板块位移《香港自由女神像 / Lady Liberty Hong Kong》。图/取自CNN Credit: Justin Chin/Bloomberg/Getty Images

2020年全球局势正处于风起云涌的更迭之中。国际环境在多方面的变动,对于艺文产业的冲击不可谓不大。香港做为亚洲艺术市场的枢纽,自去年的反送中抗争至肺炎疫情,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而在上周中国人民大会提出了「国安法」后,社会更是需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全面紧缩。

注:香港版国安法,由中国人民大会,于2020年5月28日提出。预计6月底于香港立法会通过立法、9月正式上路实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前提,针对「颠覆国家政权」、「分裂国家」、「恐怖活动」和「境外势力干预」四项主轴,在香港执行规范与罚则。

「当香港不再是特区?」 观察亚洲艺术产业将要因应的板块位移香港苏富比Sotheby’s2019年秋季拍卖会。图/取自苏富比Sotheby’s 

如同艺术创作需要自由和创意,艺术市场也需要健全的机制 / 法规做为后盾。香港在过去三十年的制度优势下,吸引了国际间许多一流的艺博会、画廊、拍卖公司进驻。但是随着香港的主体性 / 特殊性日渐消失,东方明珠在国际间的吸引力也正在递减。

自从国安法被提出之后,全球各国政府开始检讨与中国之间的经贸政策。尤其美国已经正式取消了对香港的特殊优惠待遇(5/30),这必然会在关税等等方面产生冲击。这样的作法几乎是封锁了中美贸易战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最后一条「缓冲出口成本」的渠道。而香港即将无法自由兑换货币等等客观因素,也会成为增加跨国企业重新评估驻港策略的考量。

创作环境的自由与包容,一向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基础。也是艺术家和作品进入市场机制后,稳定发展的要件。但香港版国安法对于思想审查的执行,若是与中国标准一致,将会让海外进入中国的艺术品或策展计画受到高度管制。当艺术需要被审查、随时会被指控为「反叛」时,艺术家 / 策展人将会更难坚持人本精神。所带动的影响将不仅是艺文活动的减少,更会使得艺术从业者的动能降低。

「当香港不再是特区?」 观察亚洲艺术产业将要因应的板块位移2019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展场实纪。图/非池中艺术网摄

香港一直在全球局势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定位。对于西方世界,香港曾是认识亚洲文化的首选窗口。而对于中国,香港则是接轨国际的关键门户。尤其是在赋税成本极高的中国地区(针对高价艺术品须收取38%的奢侈税),「境内看展,境外买画」、保税仓库等等模式,早已是中国藏家在香港交易的惯性。这些国际赋予香港的特殊性,造就了艺术品交易的天然优势。甚至在艺博会、拍卖会大量停办的今年,香港仍被视为亚洲的艺术重镇。但若是香港真正走向一国一制,就不会是停办一届活动的问题了。而将是从基础上动摇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并进一步地冲击艺术界的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