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金曲獎,下不只是迎合大眾口味,而是用最專業的建議,詮釋出當下最好的結果。」——野人設計

越是面對普羅大眾,越要設定高標準,高標準訂出來,台灣電視節目的可能性才能被看見,Ida說,這也會激勵到從事設計的人,「因此嘗試去做到高標準很重要,讓觀眾不僅看得懂,也能享受在節目中。」Ida說。

動畫設計公司「野人設計」成立五年,共同創辦人Ida 做視覺設計,另外包含動畫師和一位專案經理,「內部彈性很大,動畫設計可以和不同產業結合,不只做廣告、電影,也要跟著市場狀況變化。」

今年金曲34由源活娛樂與白輻射影像共同定調「滲透邊界」視覺主軸,統籌視覺內容的白輻射影像將「液態」的創意與設計,從典禮現場舞台滲透至轉播螢幕前,並透過野人設計的動畫賦予生命力。

野人設計過去的作品主要是形象影片、產品動畫、演唱會視覺互動投影等視覺設計,同時重視企劃與創意,野人有句自己的 slogan:始於狂野,歸於理性——認為創意是需要大量蒐集資料、盡情探索的過程,但是最後仍要回歸基本面,「例如產出一個設計,這個結果就是一個很理性的東西。」

節目包裝要解決的三個層次問題

一場典禮轉播是從載體、體驗至內容的高度整合工作,此次由台視製播、源活典禮統籌、白輻射視覺設計規劃,而超過四小時的節目轉播呈現,需持續仰賴動態設計的包裝。

野人這一次金曲獎任務在節目包裝動態設計環節,需要思考的點是什麼?因為大部分的觀眾不在現場,「節目包裝」在典禮觀看的體驗上,扮演什麼樣的隱形功能,才能讓觀眾身歷其境,或者創造新的觀賞層次?

GMA_sketch.jpg

節目包裝概念設計。

圖片提供_白輻射影像

「第一層,要解決資訊上的落差。多數得獎者、入圍者的名字我們都是第一次看到,在電視機前收看轉播的觀眾也一定會有同樣疑問,因此我們思考怎樣透過一些設計細節,在節目進行到下一個階段時,讓觀眾知道現在鏡頭前的這個人是誰,或下一段可能會看到什麼內容……第一層解決的是資訊上的落差,它就像是滿足最基本的需求。」

GMA_onair_台語女歌手現場開框.jpg

金曲獎台語女歌手現場開框畫面。

圖片提供_野人設計、白輻射影像

「第二層,我們覺得是視覺上的統一,讓它符合金曲獎的調性,並進入它的核心概念去思考還有那些可能性。節目包裝的設計元素是主視覺的延伸,而主視覺是靜態的平面,但我們更期待它可能發展出哪些動態的表現。」

「第三層,在當中創造情境,更深入去挖掘它所要創造的體驗。這一次我們玩的主題是『滲透邊界』,邊界是柔軟而有機的,因此我們用了很多泡泡、水的元素,譬如一個水球,我們可以想像它有很多不同的動態,可以是爆炸開來,也可以是在空中有一個小小的流動,不同的動態都會給觀眾不同想像,而我們就要選擇一種視覺的『表演』來符合主題——在整個核心的基本概念外,我們透過包裝,創造一個場景給觀眾。」

野人設計怎樣看待風格?

就像許多設計單位一樣野人不為自己定義風格,Ida 認為風格只是末端的結果,在前期企劃的過程中,盡可能分析客戶需求,把方向抓到精準,考慮這個方向能不能夠引起客戶共鳴,甚至是一般觀眾的共鳴,最後再用適合的風格來表現,「所以我們不會一開始就說我們用一個 A 風格,或者 A 風格走到底,我們會找尋其他可能性,然而這跟客戶本身的體質和限制有關,不過我們蠻貪心的,都想試試看。」

技術上來說,2D、3D內容是野人的主要守備範圍,但技術層面以外,野人擅長精準抓方向,例如有時候客戶講述風格,但其實並不是一定是風格,而可能是一種顏色,野人的角色就是在描述下精準抓出細節與方向,再去延伸後體現整體風格。

「這可能是我們擅長的東西,有點像是一個看東西的經驗視角,就拿這次金曲獎來舉例子,在做 『34 泡泡』動態時想要表現一個比較 smooth、相互融合的感覺,執行的時候盡量維持住這個感覺去發揮。」

GMA_onair_表演bar.jpg


圖片提供_野人設計、白輻射影像

除此之外,元素還能做出怎樣更精準的表演?「譬如說兩顆球,它們要結合在一起變成一個大顆的球,那這兩顆球之間,是先輕輕碰一下,產生一點漣漪,然後再慢慢融進去嗎, 還是呈現比較有力道的結合,瞬間吸在一起,然後擴大……」不管哪一種詮釋腳本,幾種不同的呈現手法,都沒有不行,但有適不適合的考量, 就是其中的概念是否互相扣連。

動態視覺的表演腳本從何而來?

創作和企劃提案,都靠平常做的功課與蒐集工夫而來,Ida 說,要表現一個概念,就有很多故事和表演方式可以選擇,這些描述跟情節都已經存在資料庫,「它會在日常生活經驗中逐漸累積,譬如在洗手的時候,去感覺水是怎麼在我們手上流動,然後它會怎麼從水龍頭裡流出來。在看作品的時候,潛意識會刻畫情境留在心裡或大腦中。」

本次金曲任務的挑戰重點與突破為何?

野人過去做過金曲獎入圍者影片以及金馬獎舞台視覺設計,而這次接下金曲獎「典禮節目包裝」,當中的「典禮標準字動態」與「大小片頭的動態設計」等環節都是過去沒有的經驗,Ida說,「節目包裝」更不容易之處在於考慮搭載資訊的同時,要兼顧美感,節目包裝是閱讀性的問題,有許多製作上的細節,例如在電視上出現的比例,字體要多大才是清楚,字句跟行距怎樣才剛剛好?包括為求效果平衡,設定整體節目包裝的字體,以及節目字卡,使用的是昭源黑體、unbounded 等兩種不同的字體,不管怎樣,好辨識、好閱讀都是第一優先。

GMA_onair_年度專輯.jpg

金曲獎年度專輯獎項典禮現場。

圖片提供_野人設計、白輻射影像

GMA_onair_得獎bar.jpg

金曲獎年度專輯專播畫面。

圖片提供_野人設計、白輻射影像

在此同時,也要讓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方便使用,「電視台有自己習慣使用的導播工具,作業習慣跟一般動畫執行方法都不同,會盡可能配合他們的習慣,來回溝通、確認答案,例如不只是做好會用的字卡,幕後需要花很多工夫準備素材,讓導播在運作時可以直接使用。」再去想像電視機前、網路上的觀眾們的需求,才能為他們打造最好的觀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