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設計展策自創立以來,先後操刀過各式類型展覽,包含 2020 桃園文創博覽會《走桃花》的整體空間策略,以及榮獲 2020 年日本設計獎項 GOOD DESIGN AWARD 的《去你的南極 GO!GO!South Pole》特展,就連近期備受討論的《想你到月球 張雨生特展》也是出自他們之手。

延伸閱讀:「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揭幕!5 組音樂人創作計畫、登月艦艙、月球電台等 5 亮點一次看

比起將策展當作一個傳播媒介,格子更傾向於將它視為一個思考路徑——先思考想要傳遞的訊息,再回到策展的脈絡裡去尋找答案。他運用這樣的形式,去呈現具有發展潛力的事物與觀點,把整個展覽規劃成一連串有脈絡、有系統的推導過程,讓參與者能夠擁有更深刻、更直覺、更便利的體驗和感受。

王耀邦 / 格式設計展策 總監
王耀邦(格子)在 2014 年創立了格式設計展策。建築出身的格子,以策展為核心進行設計與策略規劃,他兼備理性面的策略思考脈絡,以及感性面的創意創新,為格式設計的策展成果帶來更多的彈性與創造力。

∷ Podcast「設計關鍵字」by Shopping Design
☊ 點此收聽 ⧸ 專訪格式設計展策總監 格子

策展所需的理性與感性

Shopping Design(以下簡稱 SD):如果從策展人的視角來看,通常在展開策展之前,會進行哪些策略性思考?

王耀邦(以下簡稱 格子):策展通常都會伴隨著一個「題目」,通常我會把它當成是一個拆解方程式的過程。

第一個步驟是 Where we are?(我們身處何處?),找出這個題目的時間和地緣的脈絡為何?以及與該題目有關的時間、空間又是什麼?藉此作為延伸的基礎。

再來是 Identity(身份),策展人需要客觀分析並理解自身所處的狀態,而這通常可以從題目中找到答案。其實題目內藏有很多線索,它暗示了我們所要賦予這個展覽的形狀及定義。因此,解構題目、從題目中汲取我們所要轉譯的元素,對於策展人來說相當重要。

最後一步是 Representation(再現),也就是運用各種方法去呈現內容。比如說 Podcast、文本、視覺、空間等,透過這些媒材可以更好地去呈現策展人所要建構的議題,因此它也是一個很好的檢查方式:不管提供參與者什麼樣的閱聽方法,都要回頭審視這樣的方法是否回應題目本身。

SD:策展是一種什麼樣的思考方式?這樣的思考方式可以如何練習?

格子:策展人一開始要盡可能地去擁抱各種不一樣的事物,因為策展除了是種策略方法,它也是種日常的積累——策展是關於我們如何去重新排列、組合那些彼此看起來沒有關聯,甚至是結構鬆散的事物,並藉策展的方式重新編整,最終產生出一個新的圖像。

以《想你到月球 張雨生特展》為例,即便在世不過短短三十多年,張雨生卻留下很多經典歌曲和文化產物,在電視、網路等各種管道,都能找到關於他的痕跡。但這些文物在「被策展」之前,其實就像是散落在宇宙的星圖,而我們要把它編織成一個星座。我們需要重新將這些事物排列組合,賦予它們新的起承轉合,讓參與者能透過新的方式,去觀看、去理解我們想要傳遞的訊息。

SD:感性層面來說,策展的創意跟創新是從何而來?

格子:其實從日常生活裡都能找到練習方法,我常跟朋友開玩笑說,不如就先從「下班後,走一條新的路回家」開始,這是個讓我們從一成不變的生活裡,找到一點點小驚喜的簡單方式。

策展是在組合很多並不是由策展人自己發明的東西,我們只是將它們重新排列,這概念就像是「料理」,使用同樣的五個食材,每個人都會端出不一樣的成品,所以策展工作者平常要去累積的,是對於風味的理解、對於酸甜苦辣鹹鮮的想像、各種營養來源的基礎知識,這些積累能讓我們在面對創意之前,更有餘裕地去解構、重組事物。

《想你到月球 張雨生特展》登月前的思考脈絡

SD:除了 25 週年的思念意涵之外,在這個時間點舉辦張雨生特展,背後的思考與不可取代性是什麼?

格子:有很多客觀原因讓這個展覽被產生,首先,它是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北流)近期很重要的一場自製規劃展演。北流在台灣算是一個特別的單位,因為台灣鮮少以流行音樂作為主體,有脈絡地持續耕耘,而現在的北流就肩負著這個角色。

再來,透過「人物」串聯群眾,對於一個特展而言是很重要的。張雨生是某個世代台灣人的共同記憶,他的形象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大男孩,並不八股,也不老成,直到現在還有好多人在唱他的歌,張雨生的許多歌曲在 KTV 排行榜中至今仍然榜上有名。這也是為什麼即使他已逝世二十五週年,不管老少來到這個展場,同樣還是能夠產生共鳴。

第三,就是「事件」。除了張雨生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與鮮明的人物形象之外,那個年代也是奠定台灣流行音樂文化產業的重要時期,發生了相當多值得回顧的大事件,像是老三台、綜藝節目、流行文化產業之間的關聯,或是從偶像發展成創作歌手的多面向歷程,這些都是很容易可以讓參與者透過一場展覽去感受到的內容。

SD:如果以張雨生特展為例,你們採取了什麼方法去創造「共感」?

格子:體驗的設計,往往是從主視覺開始。在尚未進入展間的時候,就能從主視覺中看到,一個太空人手上拿著一捲錄音帶,彷彿在邀請你一同進入宇宙。

當觀展者進到《想你到月球 張雨生特展》的現場,第一件事情便是領取卡帶機和一捲錄音帶,這兩者其實都是台灣 80、90 年代很重要的音樂載體,我們透過這樣的物件來創造時空交錯的共感,而這些物件也挾帶了「音樂」與「年代」的暗示及呼喚。除此之外,「展場」方面也透過空間與符號營造體驗,例如我們模擬了太空艙內部的幽暗光線,讓人有電影《2011 太空漫遊》的既視感。

由於展覽的主題是「音樂」,在整個觀展的過程中,參與者都是戴著耳機、聽著音樂在逛展,這明顯和其他的觀展經驗都不一樣,我們藉此引導參與者進入張雨生的音樂裡。我們甚至設計了一個區域,讓大家可以舒適地坐在宇宙膠囊裡聆聽歌曲。

當觀展者來到這個「躺下來」聽音樂的空間,可以不疾不徐地待著,以最舒適的方式與這些音樂產生互動。當我們在設計這個展間時,最核心的思考是:如何讓人長時間停留?我想,這大概是非常多展覽無法達成的事,但是,流行音樂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空間能完成令參與者感到放鬆的使命,把其他外在干擾降到最低,音樂本身就得以變得立體。所以,這些都是我們在設定這個空間的質性,或是暗示參與者的身體動作之前,所需要先確認的事情,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要讓大家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將商業性作為策展的驗算方法

SD:你認為文化藝術策展和商業策展之間有所區分嗎?你如何看待策展中的商業性?

格子:我覺得兩者思考的方法是殊途同歸的,因為它們都具有目的性。

同時我也認為,商業對策展而言是最重要的。因為當你要向大眾訴說,策展現在其實是一門顯學、一個便利的工具,或是一個強大的傳播媒介,那就必須透過消費與市場來驗證:它是否真的如你所說的那樣美妙?會不會只是一群文青的隨風起舞?或是同溫層的狂歡?

如果「策展」這個方式,可以在資本主義社會之中過關,那它已經有很大的說服力,代表它能夠乘載自身所背負的期待,同時也千真萬確地具備影響力。

SD:你如何看待台灣近幾年策展生態的變化?

格子:就我而言,我覺得策展的市場需求提高了,策展成為一種專業、一項工作範疇,它可以換取酬勞,也具有效率評估的標準,甚至成為一個獎項頒發的項目。

電影有影展、咖啡有咖啡展、建材有建材展——只要有事物需要被展示、被敘述,就是策展可以切入的機會。

所以我想,以後會有幾個變化,第一個是,策展會成為一門學科,它會成為通識教育的其中一項,不管你是不是設計相關領域,策展都能作為幫助你培養思考脈絡的方法。再來是,策展可以被投射、被應用的範圍將會變得更廣,會有更多的人開始嘗試策展,進而理解策展。

策展作為當代溝通的工具,它可以是實踐商業價值的方式,也可以是打開對話空間、刺激感受、啟發行動的載體。策展遍地開花,它是否能呼應時代與群眾的期待?答案或許並不在遙遠的未來,而是正發生在你我身邊。